close

五個多月沒更新部落格文章了




終於又捱到了暑假




比較有空可以坐下來整理照片




寫寫旅遊回憶錄




 




七月初 去宜蘭渡了一個小假




在二天二夜行程中




走了一些好玩的景點




很想和大家分享




 




七月五日的晚上 趁著國道車流量較少的時候




開車到宜蘭友人親戚家過夜




隔天一早 就啟程走蘇花公路




前往一直很想去的南澳朝陽國家步道




 




出發前先做了一番功課




根據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介紹




朝陽國家步道在南澳漁港附近 一共有三個登山口




一般人都是從漁港的登山口上山 因為另外兩登山口比較難找




但若從漁港的登山口爬上去 就得一路面山背海




只有到觀景亭時 才能欣賞海景




而且文章中也提到從這裡上山是連續的陡坡 




下山走支線時 路反而較平坦好走




所以我們決定反其道而行




從朝陽社區的第二登山口上山 從漁港的第一登山口下山




 




我們先找到漁港的第一登山口




再沿著山邊的馬路往回開




沒多久 就看到路旁有條木棧道 立了一個指示牌寫著森林教室 三角點


 



 




我直覺就是這裡了 




但過了木棧道 只看雜草叢生的土坡 看起來好像很久沒人走似的




友人覺得不妥 便開車尋找其他的登山口




 




再往前走一段路 路卻被幾輛遊覽車堵住了




我下車詢問車旁的遊客是否知道登山口在哪兒




遊覽車司機告訴我在不遠處的房舍附近 但我們只能繞路而行




我們繞了一圈到那兒時 只看一個很破的涼亭 沒有看到出入口 




決定先找個有樹蔭的地方停車




才剛停好車 就遇到一群登山客




他們告訴我入口就在涼亭後方 也就是第三登山口




早先發現木棧道的確是第二登山口




所以 我們就走回木棧道 開始本日的步道健行




其實 這個登山口 只有一開頭的那一小段路看起來比較雜亂




之後 就真的都是很平坦的枕木階梯 走起來一點也不費力




只是有點熱而已


 



 



 




不到三十分鐘 就到了三角點


 



 




此時已近中午 太陽正烈 沒人願意站在那些木頭上拍照




全躲到一旁的涼亭納涼喝水 再繼續往前進


 



 



 




這段路全是下坡路 更好走 五分鐘後就看到觀海平臺的指示牌了




再過五分鐘 終於看到海了


這條步道一共有三個觀海平臺 這是最高 視野最遼闊的一個




在平臺上向右看是萼溫斷崖下觀音海岸自然保護區的海岸線


 



 




向左望則可遠眺烏石鼻岬角


 





 


雖是正午時分 卻有陣陣的海風吹拂 一解登山時的燥熱




大夥賴在此處拍照打卡 玩得不亦樂乎




 




再往下走不到五分鐘 又到了第二個觀海平臺 


這裡就只能看到烏石鼻岬角了


 



 




這次沒有多做停留 繼續往下走


 



 



 




約莫十來分鐘 到了最後一個觀海平臺


 



 




在此地 可以清楚看到南澳漁港 離平地也不遠了




不過這段路真的比較陡




怕摔倒 走得小心翼翼 也就沒拍什麼照片了


 



 




不到十分鐘 抵達終點 


 



 




早已饑腸轆轆的我們 




就近在登山口對面的朝陽社區販賣部叫麵來吃




無論是湯麵或炒麵都還不錯


 




 


 




吃飽喝足了 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也就是Tony同篇文章中介紹的金岳瀑布




可是當我們到此處時




發現要收停車費 而且到處停滿了車




在不確定景點值不值得停留 又不想人擠人的情況下 




決定回往走 去東澳玩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中看到對東岳湧泉的介紹




這是一個以前沒去過的新景點




所以安排在這次的旅程中




 




一到東岳湧泉大門口 嚇了一大跳




停了滿滿的車不說 




入口的氣球拱門寫著2013年東岳飛魚季--大山裡的飛魚


 



 




原來我們正巧碰上了東岳湧泉季的活動




因為這裡停車不用錢 也找到停車之處




所以決定一探究竟




 




東岳湧泉是民國87年進行鐵路隧道工程中挖掘出來的




因為水源豐沛 工程只好改道而行




民國96年規劃為東岳湧泉公園




這兒就成了戲水的好地方




 



 


雖然水池裡的人很多


 




但水質依然清澈見底 而且非常冰涼 完全不遜蘇澳冷泉




我泡了一會兒腳 就覺得全身發冷了


 





 




當日擺設了許多農特產品的攤位




我只對其中一攤情有所鍾




因為有免費的現場烘烤飛魚乾可吃




還示範如何現炒入菜




沒想到這飛魚乾還挺好吃的




不會死鹹 可以當零嘴來嗑


 




 




 


在那兒待了沒多久




表演活動就開始了




開場是當地村長帶著幾位村民上臺唱歌




很具水準




 




第二個節目是社區媽媽舞蹈團的表演




這個舞蹈團成員的平均年紀是七十歲




 




穿白色上衣的舞者更都在八十歲上下




上下臺時還得靠人攙扶 勇氣可佳




 


 




最末一段出現宣導字樣




是一個可以一魚多吃 報成果的表演




 



 




在等待下一個節目的舞者上臺的空檔




主持人做有獎徵答




獎品是飛魚乾




為了拿到免費的好料




當然要努力舉手搶答啦




坐在貴賓席後第一排的我 




趁地利之便 很容易就得到主持人的青睞




搶到一包飛魚乾~我可是很認真在聽主持人的介紹呢


 




 




 




兩天後 我把這包飛魚乾加蒜苗炒一炒 祭了眾人五臟廟




大夥直說好吃 下回還要再去買




 




接著的節目多是邀請外來團體 甚至是宣教團體來表演




而且時候也不早了




所以我們離開 去東澳海灣




 




數年前去宜蘭玩的時候 曾在此處遊憩




那時的海灣看起來很原始天然




即使是假日 也不見人影




在沒有帶泳具和備用衣物的情況下 大家還是去逐浪玩水




玩得全身溼透 將衣褲晾在車頂上晒 




晒到乾還不見其他遊客來玩




 




這次去就不一樣了




馬路邊築了海堤 還闢了停車場




可想而知 戲水的人也變多了




拍了幾張照片後 我們又轉往下一個景點─南方澳


 







 




以前到南方澳 只為了吃海鮮




這次來得早 就先上觀景平臺拍照


 





 


再去平臺下方的內埤海灘吹海風聊天


 





 




然後到停車方便的豆腐岬17吃海鮮




這家的海鮮料理還不錯




收費不算貴




不過這回點的食材單價很高




花不了少銀兩


 



 




吃完晚餐 天色尚亮




我們再去豆腐岬散步




此時我的相機已沒電




只能用友人的還算高階的智慧型手機來拍




但竟出現怪異的色調




這手機還是不能完全取代相機的功能






 


 


 


開車回宜蘭吃宵夜




每次必去的30年老店檸檬愛玉冰前排了一條長龍




我們只好分組活動




不餓的人排冷飲 餓的人去隔壁的60年老店吃十六崁瓜仔雞麵




結果麵都吃完了 還沒買到冷飲




不過




排隊還是值得的




這家的東西真的料好實在




比那些連瑣的茶飲店要便宜又好喝




下回有空再專文介紹




 







參考資料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wl 的頭像
    lwl

    我的旅行雜記本

    l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